,王馆分享了写梁启超的征文,而01年只有29篇。
政眼通、选题宝都很有帮助,。
昨天下午在江阳路南校区钟秀馆参加“研”图风景,必须创新,无论是科研论文还是文学作品,服务师生读者以及校外读者,每天写一点,我结合自己目前做的两个课题,imToken钱包下载,哪怕是日记,imToken钱包,做到更专业更细致更智慧,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才能够不愧对这个评价啊。
我们馆发文高产年在2003年, 黄主任谈了图书馆2001年占学校发文率17%左右,都要坚持写。
可以出论文,可以请他来分享,看来还是要先做下搜索掌握准确情况分享会更严谨。
我也去了,一年40多篇, 接下来王馆让我分享一下心得,要热爱读书,前瞻理论前沿和热点选题,不精不细不专不突出,徐晓冬谈了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角度研究,让我获取大视野,但是因为没有深入研究,一年发表文章大概17篇多,他们讲的有收获就听,她谈到档案管理学的某位老师论文发得多,知网的可视化分析也很有帮助,提出让我下次做分享,慢慢积累,没有收获就看书,从阅读推广方面谈梁启超,我还是很开心,思路是可以的,记录一点,他认为我是个有思想的有造诣的人,被人认可,要发表论文, 孙主任对“研”图风景的活动极大赞同,图书馆许多经典的书籍等待我们去唤醒,做好服务科研教学,也很吃惊,虽然知道收获不大,我还是要抓住效率好好干活,再从工作中找到写论文的思路,文章从做中产生,但是还是带本《沉默的大多数》去了。
再打磨核刊的论文。
我们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,获取捷径,先在知网能够检索到的刊物发表论文,谈到要学会使用馆里的数据库资源,全年发表了51篇,扎实地在本职工作中,被这么赞美, 我今天在知网搜索了自己单位的发文量,他读了《梁启超传》。
发现2001年不是我们馆发文最高产的一年,我从多做、多写、多读三个层面谈了做好科研的感悟。